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43章 临场变故发生

参加各种交流会的时候,陶庭相经常在仰望大佬,但现在,她一步跨越两个台阶,成了大佬背后的主办方。

安排好的大厅,检测邀请函的保安,整场宴会都在她的掌控之下,那种油然而生的满足感,真的很棒。

陶庭相表现出的态度是温和谦虚,自始至终都保持着微笑,也很少说话,就像个树洞,听别人侃侃而谈,自己点头称是。

会场内到处都是摄像头,很多人就盯着她看,陶庭相已是熟练工,也不怯场,就那么落落大方地展示着自己,与人交流着。

她已经能撑起场子,作为业界的新标杆。

就像稿子中说的一样,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,娱记作为一个卡在流量之上、落在传统之间的行业,有其特殊性,在个人IP崛起的时代,一个露脸的采访者本身也是价值。

陶庭相知道自己不是传统娱记,她不是单纯地拿个话筒的记录人,她是采访的一部分,她有人设、需要顾忌镜头,有专门的拍摄和控场团队,直播拍摄、短视频剪辑,某种程度上说,她和个网红差别不大。

但陶庭相对自己的定位,始终是个记者,普通人养家糊口,追求流量没有错,而走到她这一步,想做的就更多了。

她想真的摒弃任何立场,单纯地报道事实,做独立工作室,只要是真的事情,就没有人可以置喙她的报道,她想做到这一步。

陶庭相的作为,无疑被很多人看在眼里,这年头想当网红的不计其数,娱记职业接触明星,更能带来利益流量,也可以做独立个体。

像之前的几大流量娱记中,虞轲、果妈、姜永豪几人都是网红直播考记者证转过来的,当然,闹出事儿之后,凉的最快的也是他们。

除了姜永豪是主动退出的,其他都是被动凉了。

坚持到现在的,赵焱之、陶庭相,还有最近名声不太好但怎么说没被封号的吴妍,都是科班出身,都有采访业绩在手里,成了对个人之外的评判标准。

已然是行业中的某种新的经营模式。

老一辈有在观望者,新入行的年轻人早已主动适应这样的模式,毕竟,架个手机录直播,比考进《金融一线报》之类的大报刊,简单多了,试错成本也低。

混出头来的陶庭相自然是大家仰慕的对象。

“请给我签个名吧,”陶庭相正在大厅,一个服务生忽然向陶庭相伸出手,“我是你同校的师妹,今年大三,在这儿打暑假工,一直以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